主頁  |  友好連結  |  聯絡我們  |  ENGLISH  
  
聖誕頌歌節宣傳資料
記者會
新聞稿
媒體報道
期刊
通訊
 
第十四期通訊
2011-02-28

齊來關注青少年政策
在新的一年,CDMF繼續忙個不休。我們正在整理工作進度報告,待一切就緒便向你匯報詳情。
 
今天,《信報》刊載了我的這篇新文章,名為《青少年政策,還欠甚麼?》,述說我對政府的青少年政策的看法與期盼,希望大家留意,並請不吝賜教。
 
 
CDMF副主席
蔡元雲
 
原文如下:
 
《青少年政策還欠甚麼?》
王岸然先生早前撰文,狠批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只是個「小會計」,只管將「開倉派米」之策「發揚光大」,兼「預言」今年的預算案跟曾蔭權政府一樣,只在「等收工」,無助解決社會問題。不錯,「開倉派米」、「派糖」確實不是長久之計,最可悲的是,已儼然變成社會的「合理」期望。
 
觀乎預算案出爐後,各界之批評確實都傾向於這些「糖」派出後如何不符預期,不能紓解刻下的民困。
過去數年,政府對扶助社會有需要人士,真的只在短視地「派米」、「派糖」然後「等收工」?
不是的。只是力度如何,卻值得商榷。

長遠良策 早在眼前
其實不管朝野,向政府出謀獻策的有心人從來不缺。事實上,政府也早有施行具遠大視野的良策。我們啟動的「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就是為了積極回應政府所採納並推行的長遠及可持續的青少年發展政策。這項由前扶貧委員會提議,目的是要幫助弱勢社群的青少年建立積極的人生觀,茁壯成長,力爭上游。

這是從根本起,扶助社會有需要人士。扶育青少年成才,不但有助提升社會生產力,兼可帶動其家庭脫貧,杜絕「跨代貧窮」的同時,紓緩社會的貧窮問題。

整個政策援引外國成功的先例實證,確立起「優質友師」、「目標理財」及「圓夢成長」三項計劃,全面扶育青少年成長。計劃內容不是短期的或一次過的津貼,而是以扶育青少年為本的嶄新思維(我們稱之為「青少年發展新思維」)。計劃的目標成效,不在於給青少年以至其家庭忽然多了一筆如橫財或花紅般的「小恩小惠」,而在於鼓動社會展現身體力行的扶貧新風氣,更讓所花的每分每毫收到更高的成效。例如當中的「優質友師」計劃,正是廣納社會各界人士,長時間親身擔任義務導師,成為青少年成長期的生命嚮導。青少年不管身心都能健全成長,對其個人,以至社會都肯定有利無害。
 
 
 
 
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從去年10月啟動至今,一直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同。在年底所舉行旗艦籌款活動的「聖誕頌歌節」,僅以兩個多月的籌備時間,號召達五千人義務參與,包括主持揭幕禮的唐英年司長,以及張建宗局長、周一嶽局長、許曉暉副局長等一眾高官,還有各界社會賢達、社福機構、學校、教會等不同領域人士,集結官、商、民的力量,連續七天在港九新界的人流熱點,舉辦百多場籌款表演,募捐逾百萬
善款。
 
這表示了什麼?這確證了基金為下一代成長而籌謀的理念及計劃內容,不管官、商、民都認為值得大力
支持,都願意出錢出力,樂觀其成。

力度不足 成效不彰
 
政府近年施政屢遭詬病過於短視,但我們響應其青少年發展政策所啟動的兒童發展配對基金,卻備受認同。因為,青少年政策,在本質上,根本就是社會的長遠施政策略,是政府必須長期承擔的工作。問題
只在於,政府可用心和着力推行?
 
至少,從目前來看,青少年政策並未獲得應有的重視,甚至,從來不是特首施政或財爺制訂預算案的重點。剛出爐的一份,同樣毫無寸進。
 
我們的「聖誕頌歌節」,儘管五千名義工眾志成城,籌得逾百萬善款,看似可觀,但細心一算,把這筆款項用於為期兩年的「目標理財」計劃,每月為一位參與計劃的青少年提供200元,作為鼓勵妥善理財的「儲蓄配對金」,兩年下來每位青少年便要4800元。百萬元善款,算算看,其實僅可供兩百多名青少年參與計劃。
 
需要社會伸出援手的弱勢家庭孩子,只有這區區的兩百多人嗎?相信不用要求政府拿出調查數據,社會大眾也能心中有數。
 
更何況,兒童發展配對基金所倡議的「青少年發展新思維」,尚有「優質友師」及「圓夢成長」兩項計劃。缺乏足夠的資源,多好的良策也難收顯著成效。政府可有認真重視,賦以足夠力度,讓良策成功
落實?
 
政府多年來一直予人缺乏遠見、承擔的印象。究其原因,也許並非真的只得短線措施,而是對其現有在手的長遠策略,有多重視,有多大決心著力推行。

 

 

< 回前頁

 

`常見問題 | 版權聲明 | 私隱政策 | 條款 | 網頁地圖
兒童發展配對基金,版權所有。